【多彩乡村】柠溪村
柠溪村,位于翠香街道西南部,板樟山隧道口北面。该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,从福建迁移至梅州、潮汕一带的人口陆续迁入而成村。因板樟山隧道口正前方有一处小山坡,山坡上种有许多柠檬树,村前有一条溪流,故取名柠溪。又名牛坑泥,别名柠檬埔。村民主要有古姓、李姓、龚姓。2015年末,户籍人口4344人,世居村民为汉族,客家民系,通用方言为客家方言。
柠溪村村貌
村民过去种植水稻和三华李、橙子等水果,兼种菜、种瓜及养猪,一些村民从事豆制品制作,还有小部分是从事小商贩和小手工业。改革开放后,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,村里还有部分小手工业和小商贩。2002年,该村实施旧村改造,在原地拆旧建新,建成后村民全部入住新小区。新建楼房名为锦绣柠溪小区。村民以个体经营、房屋出租和外出务工为主。
村内原有一座菩萨庙,相传建村初期,村里的祖辈看到柠溪背靠山岭,山前有小溪流经,认为这里是宜居之地,于是就在这定居生活。为保佑村民平安,农耕丰收,便在村口西边建了一座菩萨庙,常年供奉。村民每年在庙里开展两次祭祀活动,分别是春节(正月初一)和菩萨节(三月三)。祭祀时,村民将三牲和其他祭品放在祭台上,由村里较有威望或年长的村民带领大家跪拜,庙祝“作法”,祈求风调雨顺,村民安居乐业,农业丰收。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建为学堂,80年代末被拆除。
柠溪社区公园一角
据有关史料记载,以前曾有老虎等野兽下山到村里践踏农作物,拖走村民饲养的家畜家禽等,对村民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,闹得人心惶惶,很多村民都不敢出门,特别是妇女儿童。为驱赶老虎等野兽,村民组织强壮的男青年成立抓捕队,定时巡查村后山,晚上巡查时敲锣打鼓并点上火把驱吓,经过一段时间,老虎等野兽不再下山,村子恢复了太平。
2012年12月,柠溪村被国家减灾委员会、民政部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;2013年12月,被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评为广东省宜居社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