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多彩乡村】新村
新村,位于乾务镇西边的平原地带。该村始建于清代光绪二十二年(1896),因陈氏先祖陈意大夫妇携长子陈墩旺、次子陈买喜、三子陈成才从台山等地迁入而形成。又因与邻近的南山、虎山、马山等村相比较,建村时间最迟而取名新村。曾用名南兴里。主要姓氏为陈姓,南宋建炎元年(1127)从河南迁移至广东台山,后迁移至该地。2015年末,该村有户籍人口 2050人,世居村民为汉族,广府民系,通用粤方言四邑话。
新村村貌
该村原有一个小村落叫沙龙里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是一个繁华的农贸小市场,当地老人称之为墟廊,也叫沙龙墟,每隔三天为一个墟期;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建设需要,沙龙墟逐步消失。
该村现有两棵110年树龄、作为村界标志的木棉树,是村内重要景观之一,历代村民把红棉树当作是风水树、英雄村而倍加珍惜。自然资源有陶瓷泥。特色农产品有玉荷包荔枝、小红宝西瓜。特色传统(节庆)食品有鸡矢藤饼、艾饼、煎堆、各式粽子、叶仔糍等。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。现存102座。代表性民居有占地面积60平方米、保存完好的“永泰来”民居(曾作村中私塾)。始建年代不详,有人居住。
永泰来民居
清末光绪年间至民国初年,村里锣鼓柜表演盛行,该村至今仍保存一台120年前的锣鼓柜。该村流传有“装路香”和“接春雷”的民间习俗。“装路香”形成于清代,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为地藏王诞,当天傍晚每户在民居周边、门口装上神香围住房子,祈祷地藏王保佑四季平安,风调雨顺。若当晚下雨淋湿神香,地藏王“神衣”湿了,需要晒干,说明该年会干旱,一直流传至今。“接春雷”是每年春节村民都保留几包爆竹,待第一声春雷响时,无论白天还是黑夜,全村爆竹声连片,家家户户都在门口烧香祈求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、六畜兴旺、国泰民安。